全球经济增长一片繁荣但贸易冲突恐危及涨势
经全国政协领导同意,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组织成立了东北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问题调研组,配合全国政协围绕主题开展协同调研。
三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环比变动的特点一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8%和8.4%,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2.9和3.5个百分点。
虽然4月份鲜菜价格环比有所下降,但与去年同月相比价格依然较高,同比涨幅达22.6%,影响CPI上涨约0.56个百分点。PPI环比上涨0.7%,同比下降3.4%。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0%,其中护理费、临床诊断费、家政服务、学前教育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3%、8.0%、5.0%、4.0%。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进行了解读。受清明和五一两个小长假影响,部分服务价格上涨,飞机票、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5.2%和2.2%
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月缩小0.9个百分点。PPI环比上涨0.7%,同比下降3.4%。其中,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7.5,回升1.4。
四、机电产品出口下降,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自日本进口2776亿元,下降2.5%。未锻轧铜及铜材188万吨,增加23.1%,进口均价为每吨3.32万元,下跌16.2%。其中,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1%。
贸易顺差2980亿元,扩大45.8%。其中,出口4.14万亿元,下降2.1%。
进口7396亿元,下降13.6%,占进口总值的24.4%。同期,服装出口2882.6亿元,增长1.7%随着这两方面因素逐渐消退,4月份出口未能延续大幅改善态势,出现了明显回落,表明外需环境尚未出现逆转,实现回稳向好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出台了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更加注重坚持问题导向、更加注重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差异化政策、更加注重外贸结构调整、更加注重鼓励创新。
业内人士分析,3月份我国出口大幅回升,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和低基数因素影响。海关总署8日发布数据,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95万亿元,同比微降0.3%。从国内看,企业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外贸传统竞争优势弱化,产业和订单向外转移加快,加工贸易持续下滑,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此前表示,从全年看,我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容乐观。
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7%,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外贸整体中的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4.1个百分点。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称,受全球贸易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影响,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将与去年持平,维持在2.8%,这意味着全球贸易增速将连续五年低于3%。
业内专家表示,在充分认识进出口复杂形势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然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实现全年外贸回稳向好具有一定基础。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日前发布的4月份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双双回落,其中进口指数再次回落到收缩区间,表明制造业进出口仍面临较大困难。
只要我们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在不出现全球经济突然恶化的情况下,我们对实现外贸回稳向好的目标还是有信心的。外需方面,国际市场依然不景气。日前结束的第119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和成交额出现双升,一大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在广交会上成交活跃,印证我国外贸企业自我调整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在不断积聚。广交会历来被视为中国外贸风向标。当月进口8275亿元,降幅由3月份的-1.7%扩大至-5.7%。与此同时,一般贸易进出口在外贸整体中的比重提升至56.1%,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13万亿元,同比增速由上个月的18.7%回落至4.1%其中,出口1.13万亿元,同比增速由上个月的18.7%回落至4.1%。
从国内看,企业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外贸传统竞争优势弱化,产业和订单向外转移加快,加工贸易持续下滑,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日前结束的第119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和成交额出现双升,一大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在广交会上成交活跃,印证我国外贸企业自我调整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在不断积聚。
外需方面,国际市场依然不景气。海关总署8日发布数据,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95万亿元,同比微降0.3%。
广交会历来被视为中国外贸风向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此前表示,从全年看,我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一般贸易进出口在外贸整体中的比重提升至56.1%,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7%,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外贸整体中的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4.1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表示,在充分认识进出口复杂形势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然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实现全年外贸回稳向好具有一定基础。只要我们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在不出现全球经济突然恶化的情况下,我们对实现外贸回稳向好的目标还是有信心的。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出台了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更加注重坚持问题导向、更加注重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差异化政策、更加注重外贸结构调整、更加注重鼓励创新。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日前发布的4月份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双双回落,其中进口指数再次回落到收缩区间,表明制造业进出口仍面临较大困难。
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称,受全球贸易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影响,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将与去年持平,维持在2.8%,这意味着全球贸易增速将连续五年低于3%。随着这两方面因素逐渐消退,4月份出口未能延续大幅改善态势,出现了明显回落,表明外需环境尚未出现逆转,实现回稳向好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当月进口8275亿元,降幅由3月份的-1.7%扩大至-5.7%。业内人士分析,3月份我国出口大幅回升,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和低基数因素影响鼓励和规范民营企业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5月5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全国工商联联合召开促进民间投资座谈会,提出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加大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大力推广PPP模式。
围绕鼓励平等竞争,解决部分政策执行中存在的贴标签现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会议提出,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应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凡是我国政府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都应该向国内民间资本开放。
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
会议强调,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决策部署,围绕解决部分地区和部门政策落实不到位、出台措施不配套,影响民间投资积极性发挥等问题,完善政策、狠抓落实,努力稳定民间投资。规范银行涉企收费,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股权和债权融资支持,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评论列表